杂谈相机
1、半幅不要谈画质,要画质就上全幅。
2、与相差不多的画质相比,轻便更重要。有了微单,不再用单反。
3、手动会为了乐趣拍照,自动只是为了需要而拍照。我是用了手动之后,即使5D2放在手边,也没有用的欲望。
杂谈成像:
4、色彩处理,佳能、尼康始终是老大、老二。
5、富士可以排老三,出片很有胶片味,弱点是锐度大打折扣。
6、JPG处理,其实佳能在出20D的时候,就几乎到顶了,也别指望现在的机子能比以前的好很多,区别还是成像coms或ccd有没有突破。用了5D2,根本就没想过5D3。原因在此。
7、索尼机子是好底,奈何色彩处理薄弱,JPG直出不如佳能、尼康。
8、索尼这几年有明显进步,从5n到RX100M2、A7,JPG直出进步也不少。5n的jpg不能看,只能后期解RAW。A7的jpg直出,已经很不错。个别人像偏黄片子需要调整,大多数片子直出已经很好。
9、索尼的coms确实不错,哪怕是aps的画幅。做个一个有趣的试验。用5n和a7的aps模式来比较,转同一个镜头。如果是jpg直出,A7的色彩要好很多。如果在LR中用相同的设置解RAW,两个机子出片差别很小,但如果放大100%看,A7的细节要好很多。
10、各家的图像处理软件,最好用的是佳能DDP,最难用的是sony,最莫名其妙的是富士,居然RAW解图不如jpg直出。
杂谈镜头:
11、做镜头就像打补丁,镜片越多,补丁也多,成像越好。开口越大,暗角越小。所以,别太赞叹适马了,适马镜头是牛,可是都比同规格的各家镜头大一圈、重一圈。
12、不要责怪sony的 fe24-70不如佳能、尼康各家标变。镜头要做得又小又好,还要自动对焦,真的很难。
13、也不要期望下一步要出的fe16-35有多好,不可能超越佳能EF16-35,微单镜头必须要在体积和成像中做出妥协。暗角、畸变机内可以用算法校正,但分辨率没法靠算法提升。
14、徕卡的价值在于在体积小的情况下,画质达到顶级。抛开体积,若和巨大的单反头比较,未必有明显优势。
15、徕卡60-70年代的银头,做工一流,光抚摸就够了,也不用拍片。呵呵。
16、康泰时g头的价值和徕卡一样,也是体积小(还是比徕卡要大)、画质好,呵呵,还能自动(加梁环),值了。
下一个理想的相机是,全幅微单、触摸屏、JPG画质好、28以上的广角不崩角。不要说高端机都没有触摸屏,我最需要的就是触摸屏,只有触摸屏微单才能够在快速选择对焦点上超越单反,自动区域对焦根本就达不到我所期望的精度,何况我还是个手动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