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脑界关于开发大容可擦写存储的需求愈发强烈,为了尽早淘汰当时的1.44M 2HD软盘介质,各个厂商均推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当时,美系厂商注重磁存储技术的升级,除了进一步完善原有的磁带存储系统以外,又推出了LS-120和ZIP驱动器。而日系厂商则在光存储上发力。SONY联合富士通推出了MO驱动器,而松下则联合NEC推出了PD(Power Disk)驱动器。
在那个时代,PD驱动器被描述成“兼容性最好,升级余地最广阔”的一种光可擦写存储解决方案。
根据当年的描述,PD光盘向后兼容,可以给之后推出的松下DVD光驱读取,而PD光驱本身兼容CD-ROM和CD-R读取。稍候版本的PD驱动器通过升级固件,摇生一变变成一台CD-R刻录机。除了可以擦些PD光盘,还可以刻录CD-R碟片。
这一切看上去是如此的美好,然而,如此美妙的一款产品,仅仅是昙花一现就成了过眼云烟。以至于如今要搜索关于PD驱动器的只字片语,无从寻觅……
我手里的NEC LF-1195N PD驱动器因为比较古旧,所以我顺便就拆开做了一下清洁保养。为了助于理解结构,我还是采用装配线叙事法来阐述这款驱动器吧。
这个板块比较冷门,所以能过来欣赏的,都是有思想有想法的文化坛友,自然用品质上乘的帖子以馈饕餮。
至于成天追捧几个每天拆点小砸碎骗M币的跳梁小丑贴子的,就不必再欣赏此贴了,毕竟此贴和那些没内涵没营养的帖子大为不同,本人也没有精力每天发布杂碎贴。
清理完毕的全部元件,列队整齐排列。
作为一款光存储设备,和如今的刻录机、光驱之类的相比,结构上已经是颇为复杂了。
45度的视角再看一下,对于以下的描述有个大概的认识。
首先先进行的是光头驱动部分的机械装配。这个架构和现在的主流光驱托架结构已经非常接近了。只是当时的钣金真的好厚。
这是PD光头,个头很大,集成度也是比较低的。采用蜗杆电机寻道的驱动方式。
PD光可擦写存储技术是松下公司开发的,所以这枚光头上面的伺服芯片,自然也是松下的标。
和现代光驱采用的扁平排线不同,这组排线是分段的,注意照片上面的一排焊点,这是排线和光头的连接点。
透镜悬浮部分的电磁线圈,也是相当的大个,而且整个磁悬浮伺服组是通过四颗螺丝固定的,可以拆开。
考虑到当年的高昂成本,在此保留了可维修性,应该是成本和寿命上的一个妥协。
如今的电子产品,已经都是走模块化路线,哪里还会考虑到细微部件的可维修性?
由于当时的电脑使用条件还是集中在电脑机房和实验室等较好的可控环境,所以光头的防尘考虑不足,背面也有大量的开放结构。
正是由于光头透镜的可维修性,所以拆开四颗螺丝,就能把光头透镜打开,看到一般不易看到的半透棱镜。
半透棱镜正是刻录机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表面的特殊镀膜,从而实现了反射和折射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为刻录和读取两种不同的激光头工作状态提供了实现可能。
这是碟片驱动马达,这部分的设计,至今都没有很大的变化,只是如今的光驱简化到马达直接拖出四根线,而并没有这样的一块伺服板了。
马达的背面,有一个卡簧设计。这个卡簧并不是用来固定马达的,而仅仅是锁定马达的Z轴位移。
这个卡簧即使拆掉,马达也并不会因此脱离。
开始逐步的装配,先将马达安装到承托架上。
然后就是光头和滑轨、寻轨电机
接下来的装配是整个驱动器结构最为关键和复杂的部分。也称之为中壳装配。
在那个时期直至现在,光驱的基本结构都是中壳结构。即上面一个上盖,下面一个下盖,中间一个壳体,壳体下半部分是电路板,壳体上部内是光头驱动模组。
至于同期或者更早的光驱,还有上壳结构,下壳结构和倒挂结构等更加复杂奇葩的结构。不管可惜那些古董更是多年前的,我已经无法展示了。
go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