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爱科技/爱创意/爱折腾/爱极致;技术知识分享平台,点击进入新版数码之家网站
  • 5654阅读
  • 7回复

[其他]家用环境下,SSD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snok
 
发帖
159
M币
254
专家
1
粉丝
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我要置顶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不管买了还是没有买的朋友,对于家庭环境使用SSD都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本站关于SSD的各种技术文章从理论上告诉大家SSD的工作原理和各种技术环节的名词解释和实际使用当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花一段时间的了解下,我想应该也不是很大的问题。而目前的SSD除了AHCI和分区对齐外,几乎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当HDD正常使用就好了。反而当在开始正式使用以后,很多人产生了各种纠结性的问题,其实完全无关正常使用,有些纠结甚至是完全无法达成的目标,只是因为参考系的不同而产生的误解。下面我将向大家详细讲解SSD在家用环境当中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适用性体验
关于SSD的寿命纠结论:
一种是NAND可擦写寿命,厂商官标上的数据就只指的它,造成很多用户从各种渠道得知比如MLC的可擦写次数只有3000次。


第二种,全局稳定性寿命。这关系到固件编写是否严谨,SSD的各种硬件元件组合是否恰当,品质是否可靠。


寿命纠结这块,大家几乎都是关于NAND可擦写次数的寿命纠结党。买前道听途说SSD有写寿命,可能导致各种“写”坏的可能性,而不敢购买SSD来作为正常使用。买来后又怕各种常规性写入造成“写”寿命预期不长,把各种临时目录,IE缓存等移动到机械硬盘,甚至把页面文件也移动到机械硬盘。




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而且SSD相当擅长以上被“优化”掉的应用。现在的SSD都为寿命因素做了适用性考虑,在尽量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对写入操作都做了磨损平衡处理。理论上如果按100%的磨损平衡计算,暂时不考虑写入放大,那么写寿命大致为颗粒的最大PE次数乘以你的SSD的总容量就等于这个SSD大致的可写量。而按一般常用容量在64G以上而言,正常家用的情况下,几乎可以使用到这个SSD到淘汰而你不想使用了,他还有预期的NAND的寿命。而往往SSDRMA的例子里面几乎90%以上是由非NAND因素产生的RMA



但是在此说一点,没有任何硬件产品是保证永远不坏的,目前虽然NAND寿命不是寿命考虑的关键性元素,不代表目前任何SSD都是可以放心购买的,这里存在其他因素影响下对适用性的各种影响,比如各种突然挂盘(不认盘)的事故,各种数据丢失、蓝屏、速度异常等,这些就属于90%RMA那部分,和主控、固件、颗粒品质、兼容性直接相关,某些产品确实表现出特别的“特性”导致RMA相对其他产品比较多。


关于兼容性:目前的SSD当中,出现的各种兼容性问题,特别是和笔记本的兼容性问题特别多。从目前的各种统计数据来看,几乎都是因为主板上SATA控制器接口节能特性导致的,有些比如“14M写入上限门”有规律可寻,而大部分兼容性“事故”完全没有规律可寻。所以特别建议笔记本用户,特别是目前使用HM55芯片组的用户多关注论坛其他用户的同机型使用报告,从中取得兼容性参考。各种兼容性问题目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只能的等待SSD或者主板厂商更新固件或者BIOS来解决相关兼容问题。


性能体验
SSD之前,很多朋友通过各种网上或其他途径了解到各种测试数据,各种测试表现相对机械盘的成绩,对SSD产生一定的迷信思想。认为SSD可以大大提高各种操作的速度,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启动速度、各种软件的启动速度、甚至觉得开记事本程序都应该得到极大的提高。各种秒进系统党,秒开程序党的产生更加深了用户对SSD”速度“迷信。而购买后,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些差距呢?


因为大家没有找到或者了解到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在程序运算,比如3D运算当中。计算力需求无上限,比如3D游戏(无垂直同步,无帧率限制的情况)。随着计算力性能的提高,对FPS呈完全线性提升的关系。


对于程序IO来说,有封顶效应,当IO性能到达需求并满足IO需求后,再提升IO性能也无法提供任何增益的体验。因为几乎所有程序的IO逻辑是相关性受限,他“需要”读的时候才会读,而不因为你增加了IO能力而无中生有增加程序读写需求。需求永远对于某程序是可预期可测量的应用需求,用相应的IO能力满足即可,超出部分并无意义。


程序的启动和运行依靠的是IOPS能力,而不是SEQ能力,很多人以前有种误解,尝试拿各种机械硬盘组合RAID0来对比单盘SSDSEQ上的区别,并借此超越SSDSEQ性能,证明机械硬盘的性能价值。其实在各种场合的性能体验上并没有很大的相关性,借用PConline  网站编辑August3篇测评当中抄袭我的一句话“几乎没有任何程序的启动和执行过程是连续读取的。实际使用中只有非同盘的复制粘贴数据的源盘的持续读”这样的场合才体现SEQ性能。而IOPS能力就是程序运行当中IO性能体验的最为关键的指标。


当出现有各种误解的场合,譬如我换了SSD怎么XX速度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个只是目前家用环境常见的一个更换SSD后出现的常规问题


SSDIOPS是质的提升。程序不会知道你是换了SSD,而无中生有产生额外的IO需求。
使用对象的不同造成了SSD使用上的主观感受不同,比如打开写字板程序机械盘和SSD几乎没有区别。启动PHOTOSHOP需要的时间,SSD和机械盘比性能提高非常明显。我这里只是举一个IO需求不同而导致的主观感受的不同。而且这还只算差异很小的。
  
在我的行业领域的需求里,就算企业级15KSAS盘和SSD在同一个应用当中,有100倍以上的差距。而这样的情况就属于IOPS受限级应用。家用不太容易碰到这样的需求。
  
简单来说,IOPS需求超过你当前机械盘能力3倍以上(导致读写队列深度大,延迟高)的应用,那么换用SSD将得到明显的体验提升,这个可以使用性能监视器来测得统计数据(如果你会)
  
你也可以把内存容量压低到你的应用内存需求的一半,比如需要1G内存的程序,你只提供512M它使用。这时,你将会看到硬盘LED灯的连续闪动,操作系统开始使用页面文件交换来满足应用程序的内存提交量。这时,几乎任何应用的体验在机械盘和SSD上的差距都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因为系统页面交换操作是纯4K尺寸的传输,造成的性能差距就有超过100倍,SSD最擅长这样的场合。
  
换句话说,当内存不足时,使用SSD当作系统盘使用,并把页面文件放到SSD上,是当前家用PC主机能体会到机械盘和SSD不同的最为明显的领域。而其他应用级别的差异,其实现在不是很大了,因为都被现在先进操作系统和大家过量配置的内存,进而利用缓存系统承担了90%IO压力,只有不到10%被磁盘系统承担,IO瓶颈非常的不明显。从而直接导致了当前几乎90%以上的家用应用无法利用到当前SSD 10%的IOPS性能。


人体体感极限:看到这里,你就会知道,SSD 4K随机性能在十几M/S以上时,再提高随机性能,在家用环境不再明显,就算4K随机能力(QD1)有超过100M/S的性能,而造成所谓某次IO访问延迟降低了10倍,而这个十倍是0.001秒和0.0001秒的区别,那么我们认为这个延迟区间都完全低于人类视觉暂留效应(24FPS/S),人类很容易认为这两种区别没有任何目测上的操作“不平滑”感。而从一些应用来看,机械盘和SSD之间有区别是因为你的眼睛可以捕捉到这个“不平滑”,比如启动或速度有1秒的差距(一般理论24分之1秒以上的差距,人类可以目测识别)人类可以明显感觉到IO性能提升带来的良好体验。所以当你换成SSD后,再纠结分数或者某单项性能,那就是量变而因为人类体感极限无法差别的因素;而不是从机械盘到SSD产生质变时,非常容易就可以捕捉到这些不同的体验差别。


基于以上的论述,在这里建议各位纠结党,特别是笔记本用户。平时使用过程中,除了AHCI和分区对齐是特别需要关注的使用特性外,其他的分数,4K随机能力等的纠结,只要在你的成绩没有低于关闭节能后INTEL平台台式机跑出的极限成绩一半以下的时候,无需纠结各种分数杯具、4K随机性能杯具。因为在目前的使用环境下面,此时的性能已经完全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特别是笔记本用,无需为了纠结分数而去关闭节能,这样得不偿失,你懂的(兼容性问题除外)。造成分数、随机性能低下的因素最大在于磁盘控制器接口的节能特性导致,其他因素占少许份额(比如CPU超频频率不同导致系统总线频率不同)。只有一种情况,除开正常用家,如果纠结的最大意义在于DIY过程中反复验证自己提高硬件潜力来获得各种满足感的专业纠结党(玩家),那么也是可以适当“纠结”一下,这个我们是不反对的,因为属于自找麻烦型并寻求快乐的类型。


分没别人高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而这些因素产生的效果并不至于影响任何用户体验,这点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理解。类似这样的帖子,在没有意外的兼容性问题导致分数“意外”的低的情况下,我都作为正常成绩来看待。各位纠结党看完此文后希望少点纠结多点使用上的心得,共享在固态版面上,大家一起分享使用SSD的各种快感,而不是尽发“我的XXX分正常吗?”这样的帖子。


本文的意义在于告诉大家,SSD看起来可能没有分数成绩上那么好,比如随机性能好上百倍,而你不可能体会到100倍提升,但是也无需各种纠结、杯具的心理因素导致对SSD这样的硬件产品产生各种误导和误解的情绪。将来的各种大型软件必然在IOPS需求上得到压力释放(因为SSD的普及),那个时候才真正有需要SSD才能解决IO性能问题的程序在家用环境下大面积出现。
离线huyu1976

发帖
1178
M币
4676
专家
2
粉丝
3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12-26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蚊子来了

发帖
3584
M币
847
专家
50
粉丝
44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12-26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zystbbs

发帖
2288
M币
1270
专家
4
粉丝
66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12-26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羊村村长

发帖
10888
M币
468
专家
123
粉丝
165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2-26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inter1234

发帖
373
M币
234
专家
0
粉丝
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2-27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ling11052001

发帖
6396
M币
10693
专家
2
粉丝
8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12-28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benny3848hk

发帖
32698
M币
1853
专家
20
粉丝
3185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1-07
请登录后查看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新手上路”发帖需审核后才能显示(请认真发帖),达到数码9级后取消此限制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