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C97标准之前,创新声卡一直是行业翘楚,不论做工还是音质的本身,都难有出其右者。而AC97之后,创新罔顾SRC问题,将声卡做得花哨复杂,却无视了音质本身精髓,仗着财大气粗,看不顺眼的厂商一律收购消灭,最终落得声卡市场一片萧条。
这款CT2950,是创新的经典型号之一,是创新历史悠久的SoundBlaster16系列中扛鼎之作。不仅是音质最优秀的型号之一,也是最易于安装驱动的型号。早期在win3.2时代,并没有支持Pnp即插即用的硬件,所以更早版本的Sound Blaster16驱动不易安装。而这款Sound Blaster 16 Pnp则支持Win95及以后系统即插即用识别功能。
这是后期的声卡,ISA接口如今已经很难见到。卡的长度是板卡里面较为长的,相比如今显卡对比的话,不输给双板载芯片的规格。
主控芯片是CT749,印刷的创新字符有点奇怪。注意这枚芯片的版权年份是1995年,这是支持Pnp功能的主控IO,和初代的Sound Blaster16完全不同。
立体声合成芯片是CT1745A,这枚芯片创新从SB16一直到AWE64一直使用。不过因为Sound Blaster 16 Pnp推出的年代和AWE32和AWE64年代接近,使用同款芯片也很正常。
CT1741,注意这枚芯片的版权年份,1980年,非常古老。这是一枚IDE控制芯片。在那个年代,IDE接口并不是主板标配。为了确保支持多媒体功能,那个年代的声卡往往会板载一到二个IDE接口以满足光驱的接入。其实那个年代,光驱都是极为稀罕的东西,高配的486电脑才能看到,而386电脑几乎不可能看到光驱的,那个年代要3、4个硬盘容量才抵得上一张640M光盘。
这枚芯片,CT1978,年代久远,无从考证究竟是什么作用。
CT1703,创新在AC97标准之前最喜欢用的Codec,其实这枚立体声Codec的声音的确不错。
早期工艺的集成度很低,IDE接口除了需要主控芯片,还用了三枚收发芯片。两枚74LS245是双向收发,而一枚74LS244则是单向接收。
74LS244用的是日立出品的芯片,如今已经是不再能见到了。而74LS245则是德州仪器的芯片。
有趣的是总线数据接收部分的芯片,其中的74LS244采用却是国半出品的,而74LS245则依然选择了德州仪器的
同样的,创新暴虐天物,将一枚TDA1387放在此处。
创新特别喜欢用MC3403来搭建LPF部分。这个和创新软件配合的一些人声消除功能有关。
CD输入缓冲部分,选择的却是TL064C
作为那个年代的特色,Speaker Out的方向芯片选择的是TEA2025,这枚小小放大芯片的声音我一直很喜欢。
NE558D,是一枚四通道时钟芯片,负责Midi/Joystick接口的输入控制。如今声卡已经是看不到这个接口了。
go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