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杀得太离谱了,现在卖一个产品赚不到10元钱,很多时候能有5元的利润就不错了!”说完这句话后,刘大姐黯然地关闭了自己的最后一个MP3销售柜台。这是刘大姐曾经拥有的20多个MP3销售柜台中的最后一个。在“辉煌”的时候,刘大姐的MP3销售柜台一天的出货量可达数百台,而现在一周仅能销售10-20台,入不敷出的境地让刘大姐关闭了一个又一个MP3销售柜台。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她正在撤掉自己的最后一个MP3销售柜台,准备转做其他产品。
像这样的例子在成都还有很多,而“刘大姐们”的离开,意味着一个曾经辉煌过的IT产品———MP3,已经“崩盘”了。
难觅踪影
走进成都的各大电脑城,不难发现,曾经占据着电脑城最好位置的MP3销售柜台几乎全部消失了,仅存的几家柜台摆放的也是摄像头、GPS ,甚至ZIPPO 打火机等其他产品。电脑城的一些DIY商家也告诉记者:“以前在自己店里摆放不大的MP3销售柜台,每月还能收到200元-500元的租金。不过,现在这项额外的收入已经没有了。”成都某电脑城相关人士承认,昔日琳琅满目的MP3柜台和叫卖声已经成为了历史。如今,MP3产品仅有一些零星的商贩在兜售,不过,销售点已经改在了电脑城的门口,“以前,电脑城里的MP3品牌最多的时候有上千个,现在大多数品牌都消失了。”
事实上,记者发现,曾经在各大卖场规模比较大的M P 3超市也因为经营困难都相继搬出卖场,就连在成都磨子桥的沿街铺面,现在也很难看到M P 3的身影。
收音、录音、视频、大屏、可拍摄、大容量、超轻薄等等概念透支的M P 3,在成都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那么,M P 3究竟发生了什么?
价格大战
在IT领域,因为“价格战”给产品带来危机的例子,屡见不鲜,MP3同样是其中之一。
“在M P 3最火爆的2003、2004年,即使做一家二线品牌M P 3的四川总代,一年也可以轻轻松松赚到数十万、百万级的利润。”一家韩国M P 3品牌的四川总代这样感叹,同时他也指出:“价格是导致M P 3市场全面崩盘的重要原因。”
“主要是产品价格跌得太快了。”一位国内某知名M P 3品牌的人士见证了M P 3从辉煌到衰落的全过程。据他介绍,近两年来,国内某品牌以低价主攻M P 3中低端市场,连续发动的价格战迫使整体M P 3市场一路下调。价格不断走低,导致了利润不断变薄,使得众多小品牌难以支撑。不仅如此,面对着极低的利润,连很多大品牌都“玩”不下去了,曾经一窝蜂般推出M P 3产品的联想、方正、同方等厂商,都已经淡出了这个市场。“整个行业毛利率下降很严重,以前卖一个M P 3赚到的利润现在得卖十个。如果从研发、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上都规范操作,这么低的利润对于负责任的大品牌是根本无法运作的。”一位前联想数码负责M P 3销售的工作人员表示。
自食苦果
对MP3市场来说,“价格战”仅仅只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在几年前,也正是在MP3最辉煌的时候,其衰落的征兆已经显露。
一位经销了多年MP3的经销商告诉记者,由于进入门坎低,大多数小品牌M P 3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一旦产品大规模地出现质量问题,势必使整个销售链条完全断裂。“一些厂商从一开始就是希望捞一笔就走,根本没有追求过品质,任何人都可以贴牌生产,造成了MP3滥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MP3市场一片混乱,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售后无法保证、恶性的价格战等等,无序的竞争现象相继出现,到了2005年底,随着华南地区近百家M P 3中小制造工厂纷纷倒闭,从而揭开了M P 3大退市的序幕。在价格大战的“洗牌效应”和技术升级的“长跑效应”带动下,时至今日,M P 3市场终于走到了“崩盘”的时候。“成都上千个MP3品牌消失,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而最让那些M P 3厂商感到痛心的是,在MP3市场的无序竞争中,导致了一些优质的大品牌也被“误杀”,一位M P 3品牌的相关人士表示,“说到底,像M P 3这样没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始终还是摆脱不了如D V D 、闪存盘等产品同样的命运。”
路在何方
尽管电脑城的M P 3销售柜台越来越少,但消费者对M P 3的需求却依然存在。在记者的调查中,不少消费者表示,M P 3已经是现代人必备的数码产品,肯定是需要的。如今,在M P 3市场“崩盘”的情况,目前国内还有少数厂商依然在坚守着这个阵地。
明基市场部任娇便表示,明基并没有受到这场风波的影响,“不少M P 3厂商带给消费者的是冷冰冰的数据以及空洞的概念,但明基更注重在产品的外观和设计。我们为产品赋与了更多的品牌附加值,如我们推出五月天设计的M P 3,个性化、充满活力的产品吸引了不少歌迷的目光。在M P 3市场同质化的情况下,M P 3厂商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品牌个性化价值,否则很危险。”
或许,个性化、时尚化以及强有力的售后服务,才是M P 3最终的生存之道。
记者观察:还有谁?
MP3作为普通的数码产品,如今终于回归到自己应有的地位———一个配角,是无法变成市场主角。
当然,这不是MP3的错。当年把MP3产品扩展到电脑城每个角落、把MP3推向“主角”地位的,正是厂商自己。
在调查中,一个奇怪的现象让人担忧:不少当年MP3市场叱诧风云的品牌,在纷纷撤离MP3市场的同时,又不约而同地瞄准了GPS卫星导航仪市场。据电脑城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GPS的品牌已经接近上百家,包括了国内几乎所有的主流MP3、MP4厂商,而GPS的价格也从3000元-4000元,到便宜的不足千元。这样的现象与当年的MP3市场何其相似。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谁又是下一个MP3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