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一把公私合营上海永和404计算尺,不懂这玩意,就学习了一下以下是网上收集整理的科普资料:------------------------------计算尺: 算尺(slide rule)或计算尺,通常指对数计算尺是一个模拟计算机,通常由三个互相锁定的有刻度的长条和一个滑动窗口(称为游标)组成。在1970年代之前使用广泛,之后被电子计算器所取代,成为过时技术。基本概念: 在其最基本的形式中,算尺用两个对数标度来作乘法除法,这些在纸上进行时既费时又易出错的常见运算。用户通过估计决定小数点在结果中的位置。在包含加减乘除的计算中,加减在纸上进行,而非算尺上。 实际上,就是最基本的学生用算尺也远远不止两个标度。多数算尺由三个直条组成,平行对齐,互相锁定,使得中间的条能够沿长度方向相对于其他两条滑动。外侧的两条是固定的,使得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有些算尺("双面"型)在尺和滑杆的两面都有刻度,有些在外条的单面和滑杆的两面有刻度,其余的只有一面有刻度("单面"型)。一个滑动标记有一个或多个竖直的对齐线用于在任何一个刻度上记录中间结果,也可用来找出不相邻的刻度上的对应点。 更复杂的算尺可以进行其他计算,例如平方根,指数,对数,和三角函数。 通常,数学计算通过把滑动杆上的记号和其他固定杆上的的记号对齐来进行,结果通过观察杆子上的其他记号的相对位置来读出。运算: 乘法、除法、求根和幂、三角函数,对数和指数设计: 包括直算尺和圆算尺两种型式
材料: 传统上,算尺由硬木制成,例如桃花心木或黄杨木,再加上玻璃或金属滑槽。1895年,一个日本公司开始用竹子制作算尺,其优点是对温度和湿度不那么敏感。 最好的早期算尺是竹子作的,它尺寸稳定,坚固并且自然的自润滑。它们采用赛璐珞或塑料刻度。有些采用桃心木制作。由来的算尺由塑料制成,或者漆了塑料的铝。 所有高级算尺都刻了数字和刻度,然后填上漆或其他树脂。漆或烙的算尺质量差一点,因为刻度容易磨掉。 早期的游标是带金属框的玻璃。后来的游标是在特弗伦轴承上滑动的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 带放大镜的游标可以帮助视力差的工程师,也可以把算尺的精度加倍。 高级的算尺带有精巧的钩子,使得尺子不会意外脱开,还有缓冲器,使得把尺子扔到桌子上时不会把刻度或游标滑伤。国内历史: 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计算尺的是康熙皇帝,他使用的是一把象牙制的甘特式计算尺。 中国的现在算尺试制始于1930年代,那时多仿制。到了49年以后,才有了一些小作坊,例如方圆,天健等,多在上海,江苏一带。 70年代以前中国的理工科学生,人手一把,是必不可少的计算工具。---------------------------------背景资料讲完,以下看实物
得到这支计算尺后上论坛,没搜索相关介绍,这次说拆比较勉强,算是首晒吧!
外观这是布套的,网上看到还有皮套版的
一看公私合营,估计就是50年代的产品
岁月的痕迹很明显
布套已起层了
抽出尺体
套子已经这样了
这就是计算尺,传说中的模拟计算机/计算器
正面
反面。这是单面的,还有可双面使用的
侧面(由于镜头原因,有畸变,本身未变形)
端面从尺体打的标记看,这应该是方圆66计算尺,应为方圆工业社生产的但外套上有永和工业社的标,网上一阵好查,都没查到永和工业社具体信息所以偶猜测这是OEM的产品
尺面细节
在近一点
楼下继续 [ 此帖被ljlun在2016-12-13 10:2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