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论坛看到Alienware17 R3的拆机贴,琢磨着自个的很久没清理灰尘换硅脂了,于是便有了此贴。顺便给同款笔记本的机友一些拆机和升级指导的建议。 本款Alienware17最早的版本(使用英伟达GTX7系显卡)上市于2013年6月,在2014年有过升级了显卡的版本发布(仅显卡升级为英伟达GTX8系),17寸的外观虽然很剽悍风骚,但4.2KG(不带电源)的单机重量让我更愿意把它当成移动台式机使用,而加上电源鼠标的旅行重量(外星人专用背包)已经高达了恐怖的7KG。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本子很多人称为Alienware17 R5,其实这并不是官方的名称,从Alienware M17x R4以后,17寸款的外星人都改名为Alienware17,直到现在最新的Alienware17 R4,这款本子便是这一系列的第一代(我觉得可以叫做Alienware17 R1)。
从Alienware17 R2开始,CPU开始由PGA封装更换为BGA封装,显卡也从MXM接口的可更换显卡改为集成在主板上的不可更换的显卡,机身重新设计过但整体外观变化不大,有一定程度的变薄,同时开始支持外置显卡扩展坞,能够接驳台式机的显卡,使整机游戏性能大大提升。于是这款笔记本就成了最后一款可以更换CPU和显卡的17寸外星人。
在目前intel不断挤牙膏的状态下,除了没有M.2硬盘接口外,我认为这款本子仍有很大的升级空间,目前最高CPU可升级至第四代酷睿I7-4940MX,显卡支持目前英伟达最新的10系显卡,但仅支持MXM接口的标准卡,而目前标准卡最高仅有GTX1070。这款本子虽然推出了4年,但我觉得再战个两三年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它也是最后一代值得折腾的Alienware17。
本机的原始配置:
CPU:Intel Core i5 4210M 2.6Ghz
显卡:Nvidia GTX860M 2G GDDR5
内存:DDR3L 8GB
硬盘:500GB机械硬盘
屏幕:17.3寸1920*1080 TN屏
网卡:Killer E2200千兆有线+Intel 7260AC双频无线网卡同时搭配的是180w电源。
大家一定会很奇怪,这个价位的本子居然用的TN屏,经过我查了些资料,据说当时还没有17.3寸的ips屏,并且从实际效果来看,这块TN屏跟IPS的效果也不相上下。
这台本子在我使用的这些年里,配置也由我亲手慢慢的升级着。
目前的配置:
CPU:Intel Core i7 4700MQ 2.4Ghz
显卡:AMD R9 M290X 4G
内存:DDR3L 3*8GB合计24GB
硬盘:256G SSD+500G机械硬盘
电源也升级到了240W,其他的没变化。 外观。
键盘刮过键帽,亮度增加,更骚了。
这一代开始键盘透光量减少了,很多冲着风骚彩灯购买的机友吐槽不断。
A面。
左侧接口,依次是电源接口、防盗锁孔、HDMI接口、MINI DP接口、USB3.0接口和音频接口。
右侧则是有线网卡接口、USB3.0接口,下方还有吸入式光驱槽和SD卡卡槽。
屁股两个风扇排气口。
正前方则是两个扬声器。
底壳的金属铭牌,上面包含着本机的出厂日期和一些原始配置信息。
底部,卸下两颗螺丝即可推开后盖。
拧开螺丝。
推开D壳。
D壳背面,贴着有线网卡的标签,上面包含着网卡的序列号和物理地址等一些信息。
左下角的海绵则是用来保护硬盘的。
卸下D壳后的样子。可以看到两个硬盘位、光驱、电池、内存、无线网卡和CPU显卡散热模块。
散热模块自己贴过几块散热铝鳍片。
拆机前记得拔掉电池线。
开始拆电池,电池有两颗螺丝固定,某些部位有暗扣固定。
拆下的电池,可看到电池为14.8V 86Wh,也就是4串2组共8个电芯,每个电芯约2900mah
撕开一点点皮,看这绿皮估计是松下的电芯,正巧松下也有一款2900mah的18650电芯。
下边开始拆硬盘,两个硬盘位的硬盘架均由四颗螺丝固定。
固态硬盘位。
机械硬盘位。
拆下的两个硬盘合个影,镁光C400 256G和希捷500G。
下边开始拆光驱架,先卸掉光驱的连接线。
光驱架一样由四颗螺丝固定着。
拆下后可看到光驱的信息,这是日立和LG合资生产的一款吸入式DVD光驱。
开始卸内存,来自金士顿的DDR3L 8G内存。
这款笔记本共有四个内存插槽,1和2号在C壳下边,3和4号则在D壳下边。
共计最大支持4*8G=32G内存,虽然TB上也有单条16G的DDR3L内存卖,不过很多四代的CPU对这种单条16G支持的不是很好。
开始拆CPU散热,先拔掉风扇的线。
拧开CPU风扇螺丝。
来自力致科技(Forcecon Tech)的CPU散热风扇,此风扇换过,所以贴了标签。
卸掉CPU散热模块,模块上标有1234的安装拆解步骤,建议按照4321或者1234的方式拧开螺丝。
同时放掉同一侧的螺丝有受力不均压坏核心的可能。
拆下来的CPU散热模块。
来自英特尔的第四代酷睿I7 4700MQ处理器,跟目前的I7 6700HQ差距不是很大,本机最高可更换为I7 4940MX。
同样的方法,开始拆显卡的散热模块。
显卡风扇同样来自Forcecon。
拆掉显卡散热模块后,再拧下两颗显卡的固定螺丝显卡便会弹起。
拆下来的显卡,AMD的R9 M290X 4G,显卡接口为MXM接口。
本机目前最高可支持到N卡的GTX1070,同时显卡散热模块也有三热管的可购买更换。
显卡背面。
开始拆无线网卡。
来自Intel的7260AC双频无线网卡,带蓝牙4.0。
网卡背面。
拆光后的样子。
下边开始C壳,螺丝非常多。
卸下来的螺丝。
拆C壳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拆掉这两条排线,分别是键盘和状态灯的排线。
上撬棍,卡扣不是很多。
注意,只有屏幕张开到最大角度时,C壳才能拿掉。
拆开C壳后的样子。
C壳。
D壳,可以看到1、2号内存槽,同时还有一个MSATA固态硬盘接口和一个DMC接口(加密卡常用的接口,同时intel无线显示技术-Intel WiHD也用这个接口,兼容mini PCI-e)
部分主板,MSATA接口特写。
左侧接口由上到下分别是HDMI、DP、USB3.0和音频接口。
这个HDMI输出的同时还带有输入功能,笔记本可以当成HDMI接口的显示器。
部分主板特写,这排线有点凌乱了。
部分主板特写,右侧由上到下分别是有线网卡接口和USB3.0接口,以及下方有个SD卡卡槽。
外星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灯效了,因此主板上的灯光线并不少。
这里分别是电源排线和机身左侧灯光的排线。
网卡接口上方是机身右侧灯光的排线。
扬声器的线和机身中央的灯光排线。
屏幕转轴下方有WIFI和蓝牙的天线,同时还有A壳的灯光排线。
屏幕排线接口,有LVDS和EDP两种,在我看来升级的余地也很大。
再来一张拆掉C壳的样子,然后准备装机。
记得插上键盘排线。
现在很多本子一般都标记了这个地方该用什么型号的螺丝,所以拆机时并不用担心螺丝混乱。
特别提醒下这个部位的7颗螺丝长度一定不能长于3mm,否则拧上去会使C面掌托穿孔。
装无线网卡的时候发现弄掉了螺丝,只好从螺丝盒里找一个型号一样的装上。
装上无线网卡。
装上显卡,MXM接口显卡安装方法和无线网卡是一样的,也是插上然后压下去,用螺丝固定住。
贴上显存的散热硅胶片,涂硅脂。
装上显卡散热模块,GPU芯片的散热安装拆解方法跟上边说的一样,同样建议先拧对角的螺丝。
装好显卡散热风扇。
涂好CPU的硅脂。
装上散热模块。
安装完散热的样子。
最后装上硬盘光驱,合上D壳,也就是拆机的逆过程,完工。
小插曲
很自信的安装完所有配件,没开机试过便拧好螺丝,最后开机发现识别不到独立显卡,于是又得拆一遍尝试清洁MXM接口的金手指。
清洁金手指。
装好后显卡识别出来了。
最后上一张宿舍桌面的照片。
PS:有坛友提到对桌上这个小玩意感兴趣,给大家看看是啥这是一个改造过的数码相框,建荣AX206主控,几年前的淘汰产物,很久以前从tb上10元一个买了两个回来折腾,只是质量不太好,坏了一个,这个的屏幕也开始出现了线条和偏光现象。现在tb上这东西已经基本绝迹。
使用USB通讯,刷个固件后可以结合AIDA64实时监控电脑的各种传感器信息,界面可以随意自定义,同时也能够配合Openwrt监控路由器信息。
我们论坛还有图拉丁吧之前也有这个数码相框的刷机教程。
另外淘汰的安卓手机也可以结合AIDA64实现这个功能。
[ 此帖被xz26在2017-06-10 17:5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