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外设是个好东西,这个大家都知道,2010年的时候见过第一代ARC,折叠款,无线接收器个头跟个U盘差不多,虽然知道是个好东西,但是作为笔记本的搭配,折叠起来体积还是不小,想想还是接受不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2012年的时候,无意中在中关村在线看到了新一代ARC的评测文章,这种创意设计着实很让人心动,而且塞到笔记本的软包里,不占空间,用的时候弯折尾部,电源就打开了。基本还贴合手型,中键拨动还有力反馈,蛮爽啊。不用了,就压平断电。
评测文章链接如下:
http://mouse.zol.com.cn/214/2144722_all.html#p2144722 当时真没舍得拆,现在用了两年多了,对这个薄薄的东东的内部,贴别是尾部的结构也是蛮好奇的,拆了吧。
首先就是要把电池拿出来,嘿嘿,这个算是凑字数的废话不?
电池仓里的贴纸上的“制造年份 2012年”
话说周身上下没找到一个螺丝,贴纸下面必有文章,揭开壁纸,果然看到两颗T5的螺丝。
拆掉这两颗螺丝,鼠标的左右中键的盖板就可以扣开了,都是卡扣,用指甲就能搞掂。
掀开盖子,就看到电路板了,还可以看到那个六颗螺丝。那个斜着的是振动电机,中键的力反馈就是靠这个,原来的位置是在中键那里横卡着的。
盖板下的六颗螺丝拆下来,就可以拿掉尾部的橡胶套了。
对了忘了说了,鼠标尾部还有一个塑料块,要先把这个塑料块抠下来才可以拔掉这个橡胶套套。
翻过来在来一张,拆解就算完成了,当然看过瘾了,要再装起来,嘿嘿。
之所以没有再深入的拆解,是因为人家中关村早就拆过来,而且很详细,嘿嘿,为了多骗点M币,我还是把人家的专业拆解评测发出来吧,嘿嘿
无论是时尚外观还是设计理念,微软Arc touch鼠标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微软Arc touch鼠标触控滚轮仿真物理回馈是如何实现?鼠标由笔直到弯曲的变化如何实现?厚大的微软Blue Track光学引擎又是怎样装进超薄的微软Arc Touch鼠标之中的?稀土/聚甲醛都用在了哪里?一个又一个的谜题向我们涌来。 中关村在线键鼠频道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第一时间推出这篇微软Arc touch鼠标全球首家深度拆解,观注微软Arc touch鼠标的朋友一起看过来。 微软Arc touch鼠标的工业设计极其出色,整个鼠标外表没有留下任何可供笔者下手拆解的“破绽”。不过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揭下电池仓内部的标贴后,笔者终于看到了两个极小的内六星螺丝。于是微软Arc touch鼠标拆解之旅,就从这里开始。
微软Arc Touch鼠标电池仓内部的两颗内六星小螺丝
卸下两颗螺丝后,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因为微软Arc touch鼠标没有一点松动的迹象,应该在某个部位还有卡扣连接固定。思索再三,终于发现微软Arc touch鼠标的按键板和底壳处隐约有一条接缝(因为接缝处于一个角边上,再加上模具结合紧密,所以很难被注意),用工具一试,果然应手而开。终于可以得见微软Arc touch鼠标的庐山真面目了。
微软Arc Touch鼠标电路结构设计 厚度只有16mm的
鼠标头部注定
微软Arc touch鼠标里面不会有太大的空间来安放内部元件,但是当打开微软Arc touch鼠标之后笔者不禁惊叹原来窄小的空间内竟还有如此复杂的结构,所谓纳须弥于荠子,应是如此。微软Arc touch鼠标尽管内部空间狭小,但是结构复杂度不输入任何一款高端鼠标,而内部的做工更是臻善臻美,精益求精。
微软Arc Touch鼠标内部一览
先来看大家最为关心的微软Arc touch鼠标按键板部分,这也是采用“仿真力回馈”技术的触控板的所在。不过采用微软Arc touch鼠标的触控部分显然没有笔者事先猜想的那么复杂,按键板下方最醒目的就是一条宽大复杂的排线和一个应该是为电容式触控板提供力回馈效果的长条铁盒,不过比较特别的是排线上还有一个类似手机刷机用的接触点,应该是用做维修测试时使用的。 倒是按键板上的一个细节让笔者十分惊讶,微软硬件在用来固定按键板的两个螺丝下方还特意加了固定铜柱以保证连接的可靠稳定。在笔者拆过数十个鼠标中,只有微软Arc touch鼠标采用了这样的设计。微软Arc touch鼠标的电源连接线也是采用插座开式连接到主板上,便于维修更换。尽管这两个设计在鼠标单体上的成本不会提高多少,但是微软硬件对产品细节的注重由此可见一斑。微软Arc Touch鼠标按键板特写
尽管内部结构紧凑,但是微软Arc touch鼠标的内部做工却并没有因此缩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词来形容微软Arc touch鼠标倒是十分贴切。微软Arc touch鼠标采用双层电路板设计,所有电器元件全部采用贴片式结构设计。 由于鼠标需要弯折变形的关系,微软Arc touch鼠标的电路板并不是同鼠标底盘呈水平状态,而是带有一定的夹角,上下两层电路板平行,其中使用软排线相连接。微软Arc touch鼠标的上电路板和鼠标的触控排线相连,并且还固定着鼠标的核心部分,Blue Track光学引擎。
微软Arc Touch鼠标上电路板
由于微软Arc touch鼠标同底盘存在着一定的夹角,所以微软Arc touch鼠标的上电路板采用螺丝+夹板的方式固定在鼠标底盘上,一来可以减小开模的难度,二来也保证了固定的稳定性。
微软Arc Touch鼠标光学引擎及微动 取下固定上电路板的螺丝和夹板,即可看到
微软硬件专为
Arc touch鼠标研发的第二代Blue Track光学引擎。相比于早先的Blue Track光学引擎,微软Arc touch鼠标所使用的Blue Track光学引擎要小巧的多,这主要是由于成像系统的透镜结构不同所导致的。微软Arc touch鼠标透镜使用两颗螺丝固定在上PCB板上,保证了透镜固定可靠,不会因为位移而影响鼠标定位。
微软Arc Touch鼠标使用Blue Track光学引擎
我们将微软Arc touch鼠标所使用的成像透镜同早先的Blue Track光学引擎成像透镜做了个对比,大家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二者之间的差距,微软Arc touch鼠标成像透镜体积仅是早先的Blue Track光学引擎透镜不到三分之一。但使用中同早先的Blue Track光学引擎没有任何差距。而通过新老两代Blue Track光学引擎成像芯片的对比,我们可以确定微软Arc touch鼠标是如假包换的Blue Track光学引擎。
新老两代Blue Track光学引擎透镜对比
新老两代Blue Track光学引擎成像芯片对比
微软Arc Touch鼠标下电路板主要固定着鼠标微动和和无线鼠标的另一核心,无线收发芯片。为了保证鼠标的超薄设计,微软Arc Touch鼠标的左右按键使用了两枚贴片式微动,按键手感较为柔软,比较适合日常办公及商务应用。微软Arc Touch鼠标使用的贴片式微动
微软Arc Touch鼠标无线收发芯片特写
微软Arc Touch鼠标的无线收发芯片固定在下电路板的底部 这是一颗型号为NRFA 24L01的2.4G无线收发芯片,芯片支持125个工作频道,保证了微软Arc Touch鼠标不被其它设备干扰。
微软Arc Touch鼠标尾部结构设计及评测总结 44 相信大家一定对
微软Arc Touch鼠标那独特的弯折式开关有着特别的好奇心,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这部分是如何设计的。拆开鼠标上下两侧的橡胶套固定螺丝,就可以慢慢的把微软Arc Touch鼠标尾部的橡胶表面慢慢的取下,取下的橡胶套呈香蕉状弯曲。
卸开微软Arc Touch鼠标底部的三颗螺丝
取下的微软Arc Touch鼠标尾部橡胶套
终于看到微软Arc Touch鼠标弯折部分的真想了,黑白相间的聚甲醛材料被钢片串连成蛇腹装的条纹,钢片与聚甲醛块之间采用铆固连接,结构简单可靠。微软Arc Touch鼠标的底部给人一种星际争霸中REAVER的感觉,一片片的条形刚板铆固在聚甲醛块上像一只真正的金甲虫,很遗憾由于微软Arc Touch鼠标尾部全部采用铆固连接,没能够见识到微软Arc Touch鼠标弯折式开关的真面目,但是见识到微软Arc Touch鼠标蛇腹式设计的结构也令笔者倍感欣慰了。
微软Arc Touch鼠标蛇腹结构尾部
微软Arc Touch鼠标底面尾部特写
评测总结:笔者拆解过程中,有两个围观的PLMM错把做工精细,结构复杂的微软Arc Touch鼠标误认为是某品牌新出的手机,微软Arc Touch鼠标打破了传统鼠标的画下的框框,加上时尚的造型,精细的设计,绝对称得上是鼠标中的iphone4。微软Arc Touch鼠标不仅在做工创意方面不输与iphone4。更可以同iphone4相提论的是它们都不仅是一个产品,也许N年后用户的使用习惯改变,就是从它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