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接触的可移动设备,比方说u盘(包括读卡器+存储卡),移动硬盘,光盘驱动器等,除了存储转移数据这个最基本的用处外,还有更高级的应用,那就是用来进行系统引导或制作加密盘等等。u盘比硬盘抗震耐摔,相对光盘来说还有反复可读写优势,在读写速度方面介于移动硬盘和光驱之间,在可移动性方面更是让硬盘和光驱难以望其项背。这就为U盘的高级应用奠定了先天优势,再加上后天的各种软件支持,可以说用u盘来进行系统引导与安装维护已经是一种很in很便捷的技术了。记得苹果有一款电脑购买时就附上了一个事先量产成USB-CDROM的U盘,用来维护与恢复Mac了。
关于U盘的引导方式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量产,U+,UD(Fbinst)这三种方式。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下面就我自己的认识与体会交流一下见解。
量产:在确定U盘的主控制芯片的厂商和型号(这一点非常重要)后,用对应量产工具激活U盘固件的某种功能,比方说:
(1)激活自动播放碟的功能,即USB-CDROM,用来存储可引导的光盘镜像(一般镜像当然也可以,不过就不具备引导功能,比方说台电的带有杀毒功能的U盘,各种银行的网银盾等);
(2)制作写保护分区,在适当的步骤向这个分区写入用作引导的镜像或文件等用来实现这个写保护分区的引导功能,可能会需要U+方式的配合以写入引导文件;
(3)制作多种驱动设备多个分区等,比方说SK6211的三驱三启,实现多种驱动设备的引导功能,可能会需要U+方式的配合以写入引导文件。
U+:使用软碟通(UltraISO)软件或是其他专门的工具和资源,以USB-ZIP,USB-HDD,USB-ZIP+,USB-HDD+等方式写入可引导的镜像或文件。
UD(Fbinst):使用专门的Fbinst软件用来将U盘或移动硬盘分区,UD区用来存放引导系统,该分区为隐藏分区,且操作系统本身以及各种磁盘分区工具均不能读取修改该分区内的文件,剩下的空间为自由使用分区。该种引导方式便捷安全,可说是一种后来居上的引导技术,在无忧启动论坛里面资料和资源都很多,较为陌生的童鞋可以去无忧里面专门了解下。
下面对以上三种引导方式进行评价:
缺点:
量产: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搞清楚主控芯片的厂商和型号,且不同厂商以及不同厂商的不同型号主控量产起来需要各自对应的量产软件,没有通吃所有厂商所有主控的量产工具和量产设置,对新手来说有一定难度,失败了还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主控兼容性的高低,量产成功后启动成功率都会因主控的不同而不同。制作的USB-CDROM更换镜像也较为麻烦,且由于USB-CDROM驱动的不统一,对直接Ghost几乎不支持。
U+:写入u盘内的用来引导的文件等的安全性几乎为零,可随意人为或恶意删除修改文件以及进行全盘格式化。
UD(Fbinst):它最大的缺点莫过于使用这种方式更改U盘后,剩余分区的读写速度会有较为明显的降低。它需要使用专门的资源文件,相对于ISO镜像来说,资源较少。
优点:
量产:使用USB-CDROM引导(这也是U盘量产里讨论最多的课题)的u盘,以及制作具有写保护功能的引导分区(这一点讨论的较少)拥有无与伦比的安全性,像群联和慧荣主控制作成功的USB-CDROM具有很高的启动兼容性,一劳永逸。某些主控支持三驱三启,在启动兼容性方面几乎做到了高而全。
U+:最方便,最快捷,不用理会U盘主控芯片的厂商和型号。启动兼容性很高。
UD(Fbinst):很方便,很快捷,不用理会U盘主控芯片的厂商和型号。用来启动引导的分区拥有很高的安全性。启动兼容性很高。更换UD分区内的文件也很简单。
所以,对于想用u盘用来做系统引导的童鞋们,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只图方便快捷且要较高的启动成功率,就U+吧;
如果你想拥有最高的安全性以及很高的兼容性,那就去找一个使用了一颗口碑较好的主控的u盘搞量产吧;
如果你想方便快捷,启动成功率高,安全性高,那就用UD(Fbinst)吧。
我的最爱是使用群联或慧荣的主控u盘先量产一个USB-CDROM,再使用UD(Fbinst)格式化剩余分区,这样实际上就是两驱三区两启,在安全性,兼容性方面都做到了真正的一流,不过我需要牺牲一下剩余分区的读写速度了。
有不对或遗漏的地方,请大家指正哈。
[ 此帖被daomailiu在2011-02-28 17:2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