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因,每天会有一个土豆。丢了可惜,吃的话,太少了,还要攒,攒得不好还会发芽,挖掘一下有意思的东西吧,提取土豆淀粉。
土豆里含有10%~20%的淀粉,就是用来勾芡的那种,当然买一包也没几个钱,太便宜了。
废话少说,首先把土豆切成小块,便于后面的处理。
然后把土豆块打碎,需要加点水,不然土豆块会卡在里面。水要用冷水或者温水,不能用热水,土豆淀粉60℃以上开始糊化,也就是熟了,影响品质。
100目筛子过滤,这一步要加水冲洗,直到滤出来的水是清澈的。
滤出来的水里含有土豆淀粉,静置。土豆里有酚类等活性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氧化变成褐色,这和苹果是一个道理,所以不能静置太久,以免影响淀粉质量。为了提高产率,洗完的渣渣可以再进料理机打一遍,重复上述操作,滤液静置。
半小时后迅速倾倒掉上层液体,含水的土豆淀粉是非牛顿流体,会粘在底部,此时还是比较脏的,再加水混匀后静置。如此清洗三遍以上,获得比较干净的淀粉。淀粉可以放在通风处阴干,也可以加热烘干,注意温度不要超过60℃。
淀粉好便宜的,做出来也不值钱,拿来观察一下吧。放到显微镜下,400倍,典型的土豆淀粉特征,淀粉粒卵圆形,颗粒比较大(相对玉米、红薯淀粉)。
这个一圈圈的是轮纹,类似树木的年轮,植物昼夜积累淀粉的速率不一样,产生了深浅不一的条纹。
加上偏振镜的话,能看到淀粉粒有偏光现象,明暗线条形成一个十字。
这个十的交叉点,是淀粉粒的核心,叫做脐点。先形成脐点,以此为基础一层层包裹淀粉,形成了轮纹。
不同植物形成的淀粉粒形态不同,以此可以作为鉴别植物的依据,有机会的话给大家看一下不同植物的淀粉粒。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