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前一段时间我准备写个系列拆借贴,见此:
从广播级走入家庭,80-90年代的摄像机系列拆解贴 这是本系列的第一篇,拆解的摄像机是松下与1994年生产的S-VHS模拟摄像机NV-M9000,作为一款业务级机器,应该有不少人用过,作为与该机器同一年生产(出生)的晚辈,我没有任何与之工作的机会,只能在机器退休后拆解窥见一丝丝当年的痕迹,所以写出来的东西脱离实际也请见谅,当然欢迎指正与补充细节。
PS:关于为啥不从家庭DV开始写而要选择业务级机器,我个人是有如下的思考:首先这台机器是我最开始拆解的,里面的结构与做工比较完整且具有代表性——不同于家用DV的微缩和节省,也不同于广播偏向模块化和笨重化,看完这一篇再看家用DV和广播摄像机,也会产生比较鲜明的对比,所以就拿它开刀! 目录:- 背景介绍
- 外观展示
- 拆解分析
- 工作过程分析
- 尝试二次利用
1、背景介绍:关于S-VHS70-80年代Sony支持的Betamax与JVC支持的VHS的标准大战这件历史往事暂时先不多说了,反正大家只要记得VHS胜出即可。我们这次的故事就从VHS开始讲吧,VHS录像带标准是家庭录像系统的简称(Video Home System)是日本胜利公司(JVC)研制出的一种家庭录像带标准,大概的技术标准是水平分辨率有250线,根据不同的录像带型号最长可以录像3小时左右(E-180),而S-VHS标准则是在VHS基础上升级的(Super-VHS),最直接的变化是水平分辨率提升到400线(DVD有500线左右),可以说是当时的“高清”格式了。
具体的介绍可以从
百度百科(不推荐) 以及
维基百科(推荐) 里面得到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因为我也不是专业搞这个的所以就不负责任地一笔带过了。
关于NV-M9000借用别的网站查到的资料,M9000是松下公司1994年推出的模拟摄像机,采用S-VHS大1/2录像带,拥有1/3CCD,算是业务级摄像机比较高级的款式了,同时该机器还具备以下的特性:
高保真立体声
S端子/AV输出
12倍光学变焦
100倍数码变焦
1Lux低照明度拍摄
丰富的数码功能:静像,淡化,扫屏,频闪,高灵敏度,混像
程式自动暴光
关于M9000应用的领域,一般是会议活动录像、婚庆录像(大家一般戏称M9000婚庆机,看起来很唬人),因为录像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出场的机会很多,一直到21世纪初,M9000还活跃在摄像领域,久久没有离开…… 本帖内照片都是高清自己拍摄,拆解过程参考了维护手册,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2、外观展示:
当时在闲鱼上无聊闲逛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唬人的机器,卖家当时标明是:广播级摄像机,因为那时我一点都不懂, 所以就没怎么还价就成交了,成色相当差,而且还是坏的,这是到手后拆解包装时的照片
包装很大
开肠破肚
初见真身。没有清理的机器还是比较旧的,毕竟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了
大大M9000表明了身份,还有S-VHS的标识
得好好清洁清洁
这就是整体的样子了,外观除了麦克风有破损外其他还好
电池也在,沉重的铅酸电池,12V 2Ah
取景器眼罩没有了
镜头保存还可以,没有发霉的迹象
磁带盒部分,有HI-FI的logo,当时甚至宣传有不虚CD的音质
3、拆解分析 拆解部分也比较复杂,我从网上找到了拆解手册以下拆解顺序按照拆解手册步骤来进行~以下仅仅是简化流程的拆解流水账,实际拆解说明以文档为准
先拆掉磁带盒挡板控制螺丝,摘下挡板来,能看到里面的机械结构
拧掉螺丝移除话筒模块
拆掉肩抗处的橡胶垫,露出了更多的螺丝
拧掉下面的螺丝,就可以将侧壳(正对镜头的右侧)拆掉
侧壳上的小扬声器
生产烙印,是94年的机器,和楼主同一年出生
拆掉侧壳的机器
排线,每一个都有编号,可以在维护手册上查到
为了测试机器的好坏,我先拆除电池连接部分
上电测试
发现取景器有影像,但是有水波纹干扰,摄像功能基本正常。
磁带盒开闭正常,说明机器可能是好的……
取景器移除
微型CRT取景器
控制板
拆除潜望镜模式的取景器,可以看到反光镜和放大镜滑轨
取景器零件
话筒模块,指向性话筒已经不翼而飞,只剩下几根断线
没关系,拆开见分晓
很多电解电容,和声卡有点像
楼下继续~
[ 此帖被微笑的先生在2019-01-13 17:0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