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452阅读
  • 57回复

[照明]LED拆解第二波,一些LED核心的高清图。长帖多图慎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北落师门
 

发帖
1854
M币
6061
专家
29
粉丝
6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我要置顶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上个帖子里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2276330 给自己挖了个坑,说要发一些LED核心图,但最近很懒,啥都不想干,而且有些图比较早了,又不想重新拍。但话已出口,还是抽空发一下吧。
本帖所有描述都在图片上方!
我尽量把拍摄设备也描述清楚。


那么,从何说起呢...按时间线来说吧。从2000年左右开始玩LED,那时候没有大功率的,只有5mm草帽头,连白光都没有,只有红绿两色,蓝色也是后来才出现的。当时刚开始接触LED,每周去本地电子配件店买20个LED,2毛一个!然后回来就各种折腾,当时玩得最6的是把草帽里面的核心给拆出来......那个核心只有砂粒大小,很容易搞碎了,但那时候年轻,眼神好,不是太大问题。
就是下面这个,现在的绿色LED用的也是氮化镓了,透明的芯片,以前那种可能是磷化镓材料,橙色的。
设备:索尼T30卡片机微距



不要以为我随便拿了个什么东西糊弄你们,还是可以点亮的哈哈。



这样玩了几年后,大概是05年,淘宝上看到了第一批大功率LED,记得当时有个台湾的牌子叫艾迪森,能做50W的LED,也是现在的多核心串并联结构,但那时候非常贵,好几百块,买不起只能买3W的过瘾。不得不说大功率的用着非常爽,亮度不是草帽能比的,但现在看来光效可能也只有70~80lm/w。顺便说一下,艾迪森这个牌子还在,但名气一直不大。

再后来大功率LED价格下来了,一些国际大公司开始进入国内市场,见到有一批成色比较旧的流明LED,4块钱一个,于是买了一批来,说实话光效应该比不过同时期的CREE。
设备:索尼微距



这种LED封装工艺很复杂,但我发现底下那个散热焊盘不能受热,我为了散热好些,用焊锡给焊上了,结果内部连接断裂,变成萤火虫了.....
可能受限于当时的功率,厂家认为不需要靠焊锡来导热,所以用的锡球不是耐高温的。焊过以后,抠下果冻,核心轻松下来了,可以看到核心下面是用锡球连接的。六角形基板可能是氮化硅材料。
设备:索尼微距




如果把核心带着氮化硅一起拿下来,仍然可以发光,当然,不能过大电流。



看得出真正发光的核心是透明的。



同时期的CREE,也就是大名鼎鼎的Q5,Q5其实是光效等级,并不是其真正型号,常说的Q5是XRE封装,也就是外面有个金属圈的,但光效等级是通用的,所以其他封装外形也有叫Q5的,不过功率和外形完全不一样了。
这一时期的大功率LED似乎都采用碳化硅基板,特征是核心下面有一块黑色物质,因为碳化硅是导电的,电极可以直接从碳化硅上走,但缺点就是成本高。后来开始用蓝宝石衬底,成本低,蓝宝石不导电,电流只能从核心上走,于是可以看到正负极都在核心上的情况。
设备:索尼微距



接下来是某种手机闪光灯上的LED,虽然这东西出现得晚,提上来说是因为我发现其核心结构和上面流明的类似,难道是流明在炒冷饭?



洗掉荧光粉后,黑色长方形颗粒是齐纳二极管。芯片采用倒装工艺,表面有4根长条,发光的就是这4根。
设备:体视显微镜+手机


反光情况下,坑坑洼洼



侧面看,发现核心表面其实有一层透明物质,怀疑是蓝宝石衬底。


真正发光的是透明物质下面那4根长条。



来一点猛货,流明公司的PT54大功率LED,铜镀金基板,恒流8A驱动,脉冲驱动电流13A以上。主要用于投影仪上,这个系列有红绿蓝三色,貌似还有个橙色。
用万用表二极管档点亮的状态,设备:索尼T30



铝线邦定工艺,因为要过超大电流,线比较多......表面有交叉斜纹。
设备:生物显微镜+手机



这个是流明的大功率紫外LED,和上面那个红色的相同的工艺,CBT-120UV。单核30A电流,波长可能是405nm的,用于紫外曝光之类的用途。收的二手货比较便宜,可能已经光衰了。



厚实的铜基板



二手货,难免瑕疵,核心上面有片玻璃,保护核心的,然而里面的空间居然和外面是通的,导致灰尘会掉进去。红的那个PT54,玻璃边上也有个洞,但被一坨硅胶封住了,猜测是平衡内外压力用的,但这个紫外的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封胶掉了,于是灰尘进入。
这个功率的LED,出光面温度非常高,可以点燃纸张,所以灰尘在里面被烤焦了,糊在玻璃上,玻璃受热不均匀就裂了。这也说明,LED核心不怕氧化,但灰尘可能导致过热。
设备:体视显微镜+手机



轻微点亮,表面除了有电极汇流条外,还有方格纹路,这和那个红光的也是类似。
设备:生物显微镜+手机




图片满了,下面再占一层,如果大家碰到施工的话请耐心等到,楼下有更好玩的东西。
谈谈大功率led里单核大功率和多核小功率的优缺点。
多核小功率很多公司在做,这是能实现大功率的最简单办法,因为做大核心会出现良品率低的问题,而且大核心的散热要求也很高。多核心的最大问题是离散性,串联电路里如果有一个LED无法承受电流烧掉,整串灯都灭了;并联的话,如果有一个核心烧断,其余核心将要分担多出来的电流,结果是热量更大,烧得更快。通常情况下大功率LED不做并联,只做串联,这引起另一个问题,如果做特别大的功率,需要很多小核心串联,驱动电压会很高,这就限制了其应用,单核大功率就可以。
单核大功率似乎就流明公司在做,典型的有早些时候的SST90,还有上面介绍的这种异形封装的。特征是驱动电压低,就是一个LED的电压,电流超大。单核的优势是很明显的,更接近于点光源,容易设计二次光路。但流明的产品普遍光效不高,SST90就被称为电老虎,适合追光灯等不抠效率但对光路有要求的场合。

[ 此帖被北落师门在2017-11-20 18:31重新编辑 ]
本文内容包含图片或附件,获取更多资讯,请 登录 后查看;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获得更多权限
本帖最近打赏记录:共11条打赏M币+132专家+2
12
离线北落师门

发帖
1854
M币
6061
专家
29
粉丝
6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7-11-20
请登录后查看
[ 此帖被北落师门在2017-11-20 18:30重新编辑 ]
本文内容包含图片或附件,获取更多资讯,请 登录 后查看;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获得更多权限
本帖最近打赏记录:共14条打赏M币+147专家+2
12
离线317075567

发帖
2478
M币
1
专家
1
粉丝
2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7-11-20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chigir

发帖
11891
M币
463
专家
18
粉丝
11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7-11-20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liposlt

发帖
2362
M币
6536
专家
9
粉丝
26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7-11-20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superppzx

发帖
1726
M币
434
专家
2
粉丝
1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7-11-20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蓝_猫

发帖
15149
M币
0
专家
11
粉丝
122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7-11-20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zhuqing-1920

发帖
9028
M币
32100
专家
339
粉丝
1370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7-11-20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hopestone

发帖
604
M币
987
专家
8
粉丝
87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7-11-20
请登录后查看
离线abc175

发帖
5418
M币
4658
专家
21
粉丝
8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7-11-20
请登录后查看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发布纯表情、纯引用等灌水帖子;以免被删除
 
上一个 下一个